高層建築物作為台灣現代城市的象徵,不僅是人口與經濟活動的核心,更承載著城市發展的高度與深度。然而,隨著建築物越蓋越高,火災安全問題也變得日益重要,特別是在燃氣設備的使用與防火設計方面。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針對這一問題,在建築技術規則第三章第243條中明確規範了高層建築物的燃氣設備用途區劃及防火要求,旨在保障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。
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建築技術規則
第三章 高層建築物 第243條
法規來源:全國法規資料庫
- 高層建築物地板面高度在五十公尺或樓層在十六層以上部分,除住宅、餐廳等係建築物機能之必要時外,不得使用燃氣設備。
- 高層建築物設有燃氣設備時,應將燃氣設備集中設置,並設置瓦斯漏氣自動警報設備,且與其他部分應以具一小時以上防火時效之牆壁、防火門窗等防火設備及該層防火構造之樓地板予以區劃分隔。
防火區劃
根據第243條,高層建築物地板面高度超過五十公尺或樓層在十六層以上部分,除非為住宅或餐廳等建築物機能之必要,否則不得使用燃氣設備。這項規定的出發點是減少燃氣在高層建築中的使用,以降低火災風險。然而,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安裝燃氣設備時,法規要求這些設備必須集中設置,並配備瓦斯漏氣自動警報設備。同時,燃氣設備需與其他空間區隔,並通過具一小時以上防火時效的牆壁、防火門窗等防火設施及樓地板進行分隔,從而形成完整的防火區劃。
防火填塞技術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高層建築中的燃氣管道、電纜、給排水管等系統,通常需要穿越樓板或牆體,這些貫穿點如果處理不當,將成為火焰與濃煙快速擴散的通道。例如,在餐廳這類經常使用燃氣的空間中,燃氣管道穿越防火牆體的貫穿點若未填塞,火災發生時,火焰可能迅速通過管道縫隙向相鄰區域擴散,危及整棟建築的安全性。因此,妥善的防火填塞是確保防火區劃完整性的關鍵。
用途區劃的合理設計是高層建築防火規劃的核心。在餐廳中,燃氣設備的集中設置意味著這些設備需要被限制在特定區域,並與其他空間分隔,例如與廚房外的用餐區或公共空間分隔。這樣的分隔不僅有助於控制火勢,還能確保顧客和員工的安全。同樣,在住宅建築,雖然燃氣設備通常僅安裝在較低樓層,但其管道可能貫穿多層樓板,因此需要採用防火填塞技術,阻止火焰與煙霧沿管道向上蔓延。

防火門縫之防火矽利康工法


防火填塞的應用場景並不限於燃氣設備本身,也涵蓋了與之相連的給排水系統與通風管道。在高層建築中,這些系統通常會貫穿多層樓板,形成潛在的火災通道。給排水管道中的塑膠管材在高溫下容易熔化,形成煙霧和熱能的快速擴散通路;通風管道則可能因其空腔結構,使火勢在內部迅速擴散。通過防火填塞技術,這些貫穿點能夠被有效封堵,恢復防火區劃的耐火完整性。
防火填塞之高層建築樓板工法

防火填塞不僅能在火災中發揮作用,其日常維護同樣重要。高層建築中的管道系統經常需要檢修或更新,這些施工活動可能在牆體或樓板上留下新的開口。如果未及時進行填塞,這些開口將成為新的火災隱患。例如,在某些高層商業建築中,由於新增排水管道後未進行填塞處理,火災發生時,濃煙迅速通過這些縫隙擴散至其他樓層,最終導致了重大的損失。因此,定期檢查與維護管道間的防火填塞,並在發現老化或損壞時及時修補,是確保建築安全的關鍵。

防火填塞不僅能在火災中發揮作用,其日常維護同樣重要。高層建築中的管道系統經常需要檢修或更新,這些施工活動可能在牆體或樓板上留下新的開口。如果未及時進行填塞,這些開口將成為新的火災隱患。例如,在某些高層商業建築中,由於新增排水管道後未進行填塞處理,火災發生時,濃煙迅速通過這些縫隙擴散至其他樓層,最終導致了重大的損失。因此,定期檢查與維護管道間的防火填塞,並在發現老化或損壞時及時修補,是確保建築安全的關鍵。
實際案例也證明了防火填塞的重要性。在某高層住宅火災中,燃氣設備區域由於防火填塞到位,成功阻止了火焰和濃煙的擴散,給住戶爭取了寶貴的逃生時間。而另一棟未進行妥善填塞的建築,火焰通過排水管道迅速蔓延,導致多層樓受到破壞,造成重大損失。這些經驗告訴我們,防火填塞不僅僅是符合法規的要求,更是保障生命與財產安全的核心技術。高層建築的防火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,涉及到用途區劃的設計、施工過程中的細節管理,以及建築完成後的長期維護。施工單位應按照法規要求,妥善處理所有管道貫穿點,確保防火填塞的質量達標;業主需定期檢查建築中的防火設施,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維修;而政府則應加強監管,確保建築安全規範的落實。